多年来,中国残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社会各方一直致力于推动全国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从残疾人的轮椅“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家庭内外折射出了许许多多无障碍的“影子”。
不过,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仍然表示,针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的改造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首先,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需求迫切、量大面广。其次,改造项目和水平不高。由于受资金等客观条件限制,现有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项目还仅限于修建坡道、加装扶手等简易改造,改造标准偏低、水平不高,改造项目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与期盼差距较大。
2017年,中国残联下发了《关于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制定实施了《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组织编写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服务承接机构准入标准(试行)》《政府购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规范(试行)》《政府购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评价标准(试行)》,为各地开展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编辑《地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成果及案例》,汇集27个省市成果经验。
“我终于不用爬着出家门了。”这是河北南皮县潞灌乡东唐家务村的小迪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此时,这位而立之年的汉子已热泪盈眶了。9年前,小迪因意外事故造成脊髓损伤,下身瘫痪,需常年与轮椅相伴,原本可以一步跨过的水泥台阶变成了走出家门的绊脚石。
如今,家门口的两级台阶被改造成长4米、宽2米的水泥坡道;厨房安装了不锈钢移动式低位灶台以及4排扶手。整个居家环境没有了障碍,小迪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家庭无障碍改造是细节的优化。住宅改造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与残疾人的生活保持契合,在细节的处理上用心用情,见微知著,最大化地体现安全、实用、便利,处处彰显对残疾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