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奖台上下来的她,或许没入茫茫人海,成为渺小的一颗普通晨星。
也许,连“普通”二字,都是她的奢求,因为6岁爬树时意外摔伤,造成了她右下肢残疾,这个“烙印”注定给她带来不平凡的人生。
然而,她却说:“我很平凡,只不过是将年少热爱的乒乓球,坚持了下来”。
她就是虞海莲,2010年广州亚运会,她获得女子乒乓团体金牌;2011年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团体金牌,而同年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锦标赛也获得了女子乒乓球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2年,虞海莲是海南省唯一获得第30届伦敦残奥会入场券的运动员,带着祖国与家乡的期待,她飞往伦敦,并在比赛中获得女子乒乓球单打第五的好成绩。
残缺抵挡不住热爱 二十余年坚持终成果
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再加上一个小小的院落,这就是海南省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虞海莲的老家——屯昌县乌坡镇村仔村。虞海莲的父亲在她小时候就因病去世,她和弟弟都是由母亲符燕一手抚养成人,家里以种植橡胶和养猪才勉强维持生计。
虞海莲从小热爱乒乓球,“那时在家的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我就拿草编成乒乓球,房屋瓦片当球拍练习”。虞海莲说。
虞海莲从小就有不服输的劲儿,她没有因为残疾就能放弃对生活的拼搏。从屯昌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海南师范大学。开始系统的学习乒乓球,在上大学之后,她跟着省残联的乒乓球教练到基地训练了一个月,自此她正式进入乒乓球专业训练当中。
老天会眷顾做好准备的人。一直没放弃学业的她,也得以有机会到屯昌县财政国库支付局上班。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她倍加珍惜,努力工作,工作之余,她也热衷于助残事业,去到孤儿院慰问捐款,为贫困残疾人捐款。2009年,她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11年获得“海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6年被任命为屯昌县财政国库支付局社保站副站长。
虞海莲说:“工作训练两不误,平时都是下班后打球。有比赛的话就出去打比赛,其他时间就待在单位工作。”
如今,有了家庭的虞海莲同时兼顾家庭、工作和乒乓球,而她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她认为乒乓球已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我是个普通人,然而在我人生中最不普通的事,就是将年少热爱的乒乓球坚持了下来。”
为夺冠而拼搏 为未来而奋斗
据介绍,为备战2021年全国残运会,近日,省残联在屯昌县组织开展了乒乓球冬季集训。屯昌县乒乓球基地的墙上,贴着满满的训练计划:发球、接发球练习20分钟;对攻、对拉10分钟;发球抢攻、挑、拧网衔接控后上手或推拉正反底线长球20分钟。
虞海莲介绍,这些训练计划都严格按照奥运会的训练标准实施,相比起往年,今年的训练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在训练馆内,来自屯昌、白沙、文昌、海口、澄迈等地的乒乓球运动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训练着。他们每天5个小时的正课训练,在对打的同时,虞海莲还帮助练习发球的队友接球、帮助练习接球的队友发球。就这样,在训练馆的不眠不休的乒乓声中,他们在彼此帮助中互相进步、互相鼓励,温情与热血在无言中油然而生。
在训练馆内,还有几个年级尚小的残疾儿童,虞海莲经常鼓励他们来打乒乓球, “不是非得要练出什么成绩,而是乒乓球不仅有助于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更重要的是,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跟更多的人沟通交流”。
“希望年轻的后备力量能够充实海南残疾人乒乓球队伍,让更多人体会乒乓球这项美好的运动、更多人能得到系统的乒乓球训练。”这是虞海莲对未来的期许。说完,虞海莲回到球桌,继续用力挥舞着球拍。